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區(qū)動態(tài)>>廣東產區(qū)>>|
“石灣瓦,甲天下” 禪城石灣一窯爐火鑄陶魂

發(fā)布:2008-7-30 8:59:26  來源: 佛山陶瓷網  [字體: ]

  走進佛山,“南國陶都”這個響當當的名字不絕于耳。這不是虛傳,瀾石街5000年歷史的河宕貝丘遺址中,有出土的陶瓷為證,本地先民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在挖土燒陶如果這還不夠充分,你就去看看石灣街高廟路上,一株古榕樹下躺著的500年的南風古灶,那一窯爐火至今仍生生不息如果你還想深入了解,就去同慶石灣公仔博物館,從新石器時代到當今的館藏陶瓷珍品,都猶如一部生動的歷史教材,值得細細品讀。近日,“西江歷史文化之旅”報道組一行走進了佛山,感受這里5000年厚重的陶瓷文化。

用大師培養(yǎng)大師

  按照歷史概念,佛山的范圍是當今的佛山市禪城區(qū),殷實厚重的陶瓷文化就起源于這里的石灣鎮(zhèn)。

  在采訪中,禪城區(qū)委宣傳部的李主任帶著我們來到石灣鎮(zhèn)上的石灣美術陶瓷公司,該公司被譽為石灣陶藝執(zhí)牛耳者。“1956年,我們整合石灣幾十家小作坊,成立了公司,是當時石灣第一家生產美術陶瓷的企業(yè)。”負責接待我們的美陶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星笑瞇瞇地說,以前石灣陶瓷業(yè)只有1000多家小作坊,1956年才完成公私合營。美陶公司擁有石灣公仔博物館、400年石灣古灶同慶灶,并一直開放生產車間和創(chuàng)作室供游客參觀,因而被譽為佛山市的一張對外文化名片。“凡是國家領導人來到佛山,都會來這里參觀,先后來過的有江澤民、楊尚昆、董必武、郭沫若、喬石、宋平……”李主任提醒說。

佛山的陶瓷為什么這么“牛”?記者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找到了答案。

  “樓下是工人的生產車間,樓上是大師們的工作室。”說著,李星帶著我們走上生產車間的二樓。一間間標識著名字的工作室緊密相連,龐文忠、廖娟、劉雪玲、劉健芬、黃志偉、劉澤棉等知名陶瓷大師的名字赫然出現在這里。李星輕輕推開“劉澤棉工作室”,里面有兩位老先生正在聚精會神地創(chuàng)作,一位是劉澤棉,一位是其弟劉炳。

  擁有佛山最強的藝術隊伍、獲得多項國家之最,這就是美陶公司的最大特點。建國以來全國的108位陶瓷類大師中,美陶公司有9位,其中就有全國最杰出的陶藝代表大師劉傳,他與天津的“泥人張”被譽為中國陶瓷界最杰出的大師,有“南劉北張”之譽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龐文忠先后到過波蘭、俄羅斯進行技術交流和現場表演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劉澤棉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劉炳也到美國大學講學過。

  “我們美陶公司的陶塑人物曾連續(xù)三次獲得國家金質獎。陶塑動物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銀杯獎,微塑、器皿獲廣東優(yōu)質產品獎,美陶公司連續(xù)5次躋身全國工藝品制造行業(yè)十強之列。這些都靠大師們的辛勤付出。”李星表示,在國家級大師的身后,該公司有9位省級陶藝大師,有20歲出頭陶藝班的年輕人,還有從專業(yè)院校招收的陶瓷藝術畢業(yè)生,這些人才都要朝大師方向培養(yǎng)和發(fā)展。

“石灣瓦,甲天下”

  《明詩綜》曾記載“石灣瓦,甲天下”,何為憑證?李星帶著我們拐進車間的地下,一座擺設著各種陶瓷公仔的大型博物館像一幅精美的畫卷,分章節(jié)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是同慶石灣公仔博物館,占地1500平方米,分兩層,第一層主要展示石灣陶藝的歷史、生產過程以及與海外的交流,第二層則是石灣最優(yōu)秀陶藝家們的作品大匯集,是中國面積最大、檔次最高、館藏最豐富的陶藝博物館。”在入口處的一個玻璃罩下,記者看到了一塊不起眼的印紋陶片,李星說:“不要小看它,它是1977年在石灣河宕貝丘遺址一帶發(fā)現的,經碳14測定,距今約有5000年歷史,這就是佛山陶瓷文化長達5000年歷史的佐證。”

  從手工粗糙的漢代陶俑、唐宋時期已經上釉的人物,到明清時期佚名藝人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瓦脊,甚至建國后區(qū)乾、廖堅、梁華甫等老藝人和劉傳、曾良、劉澤棉、梅文鼎劉炳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代表作,博物館里將近400件經典的石灣公仔像是一部生動的史書,詳細地梳理出石灣陶瓷文化的脈絡。

  正在參觀著,李星突然神秘地問道:“你們看了這么久,看出什么門路沒有?”我們愕然以對,他介紹說:“凡是石灣出的公仔,人物的臉、身體和四肢通常是不上釉的,因為石灣人用的是自己調配的泥,直接燒制出泥的原色,效果細膩而逼真。這也成為了石灣公仔有別于國內其他地區(qū)陶瓷的關鍵標識。”

  據博物館里的資料記載,石灣陶瓷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中已揭開燒陶的歷史序篇。秦漢時期,石灣制陶技術達到較高的水平,而真正的石灣陶塑藝術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時期。據考證,明清時期“石灣六七千戶,業(yè)陶者十居五六”,方圓幾公里的石灣小鎮(zhèn)有陶窯107座,從業(yè)人數達6萬多人。大量日用陶瓷器和風格獨特的陶塑裝飾構件、神仙佛像、園林用品、文房用具、藝術人物以及花鳥蟲魚等美術陶瓷被生產出來,不僅提供到我國華南多個省、區(qū)的廣闊市場,而且大量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市場,使石灣成為當時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都相當發(fā)達的陶瓷生產營銷基地,為當時佛山形成與湖北漢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并稱全國四大名鎮(zhèn)。

  “從古至今,石灣的陶窯一直是民窯,全靠民間的市場運作,題材廣泛來自民間,如漁樵耕讀、詩酒琴棋、仕農工商等,這就是佛山陶瓷至今仍然占全國市場一席之地的關鍵原因。”李星說。

“石灣公仔第一窯”

  博物館的盡頭連著一個不起眼的小側門,里面仿佛是另一個時空——充滿著歷史滄桑感的舊屋里,幾摞與人齊肩高的陶盆瓦缸靠墻堆放,三五堆柴火不經意地堆在地上,一束陽光透過屋頂,正好照在長長的古灶上。“這就是中國唯一現存燒制石灣公仔的始發(fā)灶——同慶灶,長16公尺,寬1.5公尺,至今400年。”李星說。

  我們注意到,同慶灶呈45度角向上斜斜伸展,窯背有幾十個碗口大的洞。“為了通風,古窯依山坡而建,像一條龍從天而降,因此叫龍窯,窯背上的火眼則是為了隨時放柴火加溫,讓整個窯保持在恒溫狀態(tài)。”李星解釋說,同慶灶是目前國內僅存唯一燒制石灣公仔的始發(fā)灶,因其燒制的公仔釉色好,被譽為“石灣公仔第一窯”。博物館最特別之處在于將同慶灶納入館中,使其成為最大的一件實物展品,被國內專家譽為全國各大陶瓷產區(qū)辦得最好的陶瓷博物館。

  “當然,現在做陶瓷大都用先進的電窯爐,同慶灶成了古文物,不過我們有時也在這里燒一些大師的藝術品。”李星說,由于古窯燒窯時產生的“窯氣”會造成窯變,能不時意外地燒出稀世珍品,所謂“一窯一寶”正是來于此說。后來,我們在博物館二樓一個展柜里看到一個做工精致、色澤細膩且變幻莫測的盤子,據介紹,這就是同慶灶的“一窯一寶”。

明朝古窯今猶在

  走出博物館,我們又馬不停蹄趕到相隔幾站車程的高廟路上,一個古樸的招牌出現在我們面前——“南風古灶”。

  “同慶灶只是石灣公仔第一窯,南風古灶則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且連續(xù)使用至今的最古老龍窯,已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被譽為500年長壽的‘活文物’、移不動的國寶。”導游小李的開場白吸引了我們好奇的目光,順著他手指的地方,我們看到坐落在一間敞開的屋檐下,和同慶灶相似的古灶。

  我們注意到,南風古灶窯身更長、更寬,爐口還堆著未燃盡的柴禾。南風古灶的爐口正向南方,窯尾有一株榕樹,翠綠挺拔。“據說這株榕樹栽于明代,和古灶差不多一個時期,也不知道哪個在先。這邊窯火生生不息,那邊榕樹越發(fā)蔥郁,到了夏天,古灶下涼風習習,‘南風灶’因而得名。”

  “這個窯還在用嗎?”我們問道。“用,不過是保護性使用,4天一個周期燒窯,因為如果長期不用,古灶就會廢棄了。”小李告訴我們,和同慶灶不同,南風古灶是用來燒大件的陶瓷,很多大師的精品佳作都出自這個古窯。“燒窯一般要3天,人稱‘三日火’。第一天裝窯,第二天燒窯,第三天經過30個小時冷卻后,作品出窯。窯內最高溫度達到1300多攝氏度,為了保平安,同時也是祈求能燒出好陶來,祖輩傳下一個規(guī)矩——燒窯前,所有參與人員都要拜火神。”小李指著古灶旁邊樹立著的一尊兩人高的神像告訴我們。

  在采訪中,我們還意外獲得一個信息:為了做大做強佛山陶瓷[FsTaoci.Com]文化,依托南風古灶,投資10億元、占地800畝的石灣陶瓷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正在施工,據說這是廣東省第一個國家級陶瓷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

□ 相關鏈接

  石灣鎮(zhèn)街道位于禪城區(qū)東南部,2006年7月禪城區(qū)街道行政區(qū)劃調整后,由原石灣、瀾石和城南三個街道整合而成,行政區(qū)域包括原石灣鎮(zhèn)街道沿季華路以南部分以及原瀾石和城南街道的區(qū)域,面積26.62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22個社區(qū)居委會,常住人口約30萬人。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