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區(qū)動態(tài)>>廣東產區(qū)>>|
“千年陶都”要辦最具特色陶瓷學院

發(fā)布:2011-5-24 9:14:25  來源: 中國網  [字體: ]

  專家建議,作為“千年陶都”的佛山成立自己的陶瓷學院,在延續(xù)文脈的同時,佛山更應探索自身的辦學特色,特色將是石灣陶瓷學院的生命。

  肩負戰(zhàn)略重任 服務產業(yè)城市轉型

  陶瓷學院將推動石灣陶“走出去”

  歷經14載,石灣擁有一個自己陶瓷學院的呼聲終于落地!上周,陶瓷(珠寶)藝術設計學院在禪城正式揭牌,鷹牌等6家陶瓷企業(yè)與該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劉澤棉等13位國家級大師成為兼職教授,這成了佛山人奔走相告的喜事。

  該學院成立的重要背景是,石灣陶瓷所處的內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改變。佛山致力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低端陶瓷生產環(huán)節(jié)轉移出去后,佛山陶企面臨轉型升級的重大課題,打造世界級“陶瓷之都”的壓力和動力前所未有,對于新型人才的需求發(fā)生了結構性變化;

  其二,在文化先行、發(fā)揮文化軟實力的戰(zhàn)略思路下,石灣陶藝突破創(chuàng)新的呼聲一直很高。佛山要做好陶瓷文化的文章,不僅要賣陶瓷,還要將藝術、現代生活和科技一起賣出去,石灣陶藝在豐富當代人類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上應該發(fā)揮出更大的貢獻,石灣要解決的是自主創(chuàng)新的問題,是品牌經濟的問題。

  明確了新時期佛山應該承擔起戰(zhàn)略性的重任,站在轉型關口,在各界的期待與謀劃中,陶瓷學校將為禪城帶來什么?

  各界期待,陶瓷學院能夠適應新時期禪城的人才結構變化,傳承石灣陶藝,并推動石灣陶瓷“走出去”。陶瓷學院將通過“學生走出去、大師請進來”的方式,學生們在學習解剖學、透視學、色彩學等的基礎上,向陶藝大師學習傳統(tǒng)石灣陶藝,學院也將搭建創(chuàng)新平臺,將傳統(tǒng)陶藝融合現當代陶藝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受聘的國家級陶瓷大師工作室也將開進高校。

  同時,陶瓷學院更要為佛山陶瓷工業(yè)設計培養(yǎng)大量的設計人才,服務禪城產業(yè)轉型升級。“學院教育要在建筑陶瓷上要大做文章,在衛(wèi)生潔具陶瓷上要大做文章,這是走遍全國其他地方都不能與佛山陶瓷教育相比的背景優(yōu)勢。”揭牌儀式后,來自中央美院的教授這樣提醒佛山。

  “在禪城陶瓷產業(yè)轉型升級之際,對于研發(fā)型人才、創(chuàng)意型人才、高端管理人才以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突出。”禪城區(qū)委副書記、代區(qū)長蘇偉波表示:學院將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傳統(tǒng)師徒傳承模式相結合,將理論學習與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相結合,將為禪城區(qū)陶瓷產業(yè)轉型升級提供本土化、個性化、多元化的人才支撐。
 
  陶瓷學院院長裴繼剛表示,陶瓷教育要把現代生活品質與環(huán)境藝術相結合致力于研發(fā)現代陶瓷作品。一方面,在培養(yǎng)藝術家上要做精,搞精英教育;另一方面,在陶瓷產品設計這樣的大眾教育中,要培養(yǎng)大量的設計人才到佛山企業(yè)去,服務佛山陶瓷企業(yè)的轉型升級。他還提到,原來的藝術設計系已經具備一定的工業(yè)設計教學基礎,轉型陶瓷(珠寶)藝術設計,則更加貼合本地產業(yè)發(fā)展需求。

  在明確了“兩軸五片區(qū)”的戰(zhàn)略思路后,禪城摸索出以“政府、企業(yè)、高校、大師”合力共建的模式,加速推進成立陶瓷學院并尋求特色辦學之路。今后,陶瓷學院還會請企業(yè)的高層和技術骨干作為學院的技術咨詢力量,將學院與本地文化和本地產業(yè)的轉型升級相結合。揭牌儀式當天,黎志軍副區(qū)長透露:“佛山陶瓷企業(yè)擁有強大的制造能力,在陶瓷學院籌建中我們已經與企業(yè)有了多次接觸,當天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的鷹牌等6家企業(yè)僅僅是少數代表,還有很多企業(yè)愿意參與進來。”

  “石灣陶藝大師的作用將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出來。”被聘為客座教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認為,陶瓷學院在傳承文脈的同時,也將推動石灣公仔最終“走出去”。而廖洪標大師則希望,陶瓷學院將承擔起將石灣陶文化理論提升、佛山整個區(qū)域陶瓷產業(yè)從業(yè)者整體水平提升的重要使命。

  建設模式“領證完婚”后還將“自立門戶”

  以董事會形式最終組建獨立陶瓷學院

  由禪城區(qū)政府與佛山科技學院共建的陶瓷(珠寶)藝術設計學院上周正式揭牌,今年9月,該學院將面向全國正式招生。在此基礎上,禪城區(qū)下一步將探索設立獨立的石灣陶瓷學院,為禪城產業(yè)與城市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見到場的國內陶瓷教育專家紛紛表示:作為一個區(qū)級政府主推專業(yè)學院建設,這在全國都是非常少見的。中央美院徐仲偶教授評價說:“今天我聽到了一個新組合名詞:政、產、學、研,這成為陶瓷學院建立的基礎。這個觀念我應該帶到北京去,以此推動新時期陶瓷專業(yè)教育,佛山搶到了一個先機、站到了前沿。”

  禪城區(qū)副區(qū)長黎志軍表示,今后將以董事會形式推動陶瓷學院最終建設成為獨立的學院。他把這場合作形象地比喻為:政府、企業(yè)、高校的共建合作可以說是已經領了結婚證,當天的揭牌儀式就是一場圓滿的婚禮,接下來就是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的問題。禪城將集聚各方優(yōu)勢資源,培養(yǎng)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動手能力的人才。

  佛科院方面有關負責人透露:如果說今天“成婚”后陶瓷(珠寶)藝術設計學院還是“住在娘家”,接下來成熟以后,陶瓷學院將可以“自立門戶”,成為真正的石灣陶瓷學院。

  ●大師授課經驗談

  把西方《思想者》與中國達摩作對比

  潘柏林大師此前曾受聘為復旦大學客座教授。“這次去復旦講課,接觸到90后學生,我想首先要學生提高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信心,于是把西方的《思想者》與中國滿腹經綸的達摩作了直觀對比。”

  我很佩服一些老板,一個蒙娜麗莎的頭像能夠變?yōu)楣镜臉俗R,這也是工藝美術的魅力。我們要提高自己對文化的認識,不要一說到我們的文化就定位為傳統(tǒng)。不要總說石灣公仔很傳統(tǒng),其實石灣公仔是很現代的。事實上,我們不同時期都加入了新的元素,它不應該以傳統(tǒng)產品一概而論,而應該是現代陶瓷藝術。廣州美院資深教授胡博是怎么評價石灣的?他說,能夠與西方相比的,不是美術學院老師的作品,而是石灣的民間藝人。

  要讓學生看到市場生存的希望

  “在市場經濟時代,學生學成以后能否真正堅持從事這個行業(yè),或者說孩子們還能坐得了冷板凳嗎?這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廖洪標的擔憂很有代表性。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潘汾琳認為,學生把其專業(yè)用到今后的市場生存中,能夠在激烈競爭中生存下去,這是最為重要的。“我以前的工作室也收過美術方面的學生,但是發(fā)現美院學生不如我們一般的工人適合市場。有個學生的作品放在商店里四五年都賣不出去。我們以后教出的學生最少是能生存下去。”

  他說,石灣13位大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最好能夠有展示廳給學生看到大師的特點?吹酱髱煹拈L短處,學生去學大師的長處,學生們有了強的生存適應能力,這才是持續(xù)辦好學院的信心所在。

  封偉民大師也表示:“我沒有帶過學生,對教學研究不深。但我有一個提議,學生讀完書出來能不能夠生存下去?石灣陶本來就有一個成熟的市場,一些人看到了大師的生存出路是比較好的。”

  三問陶瓷學院

  探索辦學特色:要辦最具特色的陶瓷學院

  放眼國內三大陶瓷產區(qū),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歷史悠久,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辦學經驗,培養(yǎng)出的人才僅佛山就有數千之眾。另一產區(qū)德化也在三年前成立了自己的陶瓷職業(yè)技術學院。專家建議,此時作為“千年陶都”的佛山成立自己的陶瓷學院,在延續(xù)文脈的同時,佛山更應探索自身的辦學特色,特色將是石灣陶瓷學院的生命。石灣陶瓷學院如何打造自身特色?在此本報拋出“三問”,聽一聽陶瓷大師和教育專家們的建議和意見。

  1問

  側重培養(yǎng)設計師還是藝術家?

  突出基地辦學優(yōu)勢,重點培養(yǎng)有市場駕馭能力的設計人才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教授寧鋼:我認為,佛山陶瓷(珠寶)藝術設計學院的定位應該是應用型的,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佛山陶瓷珠寶藝術設計學院在新的背景下誕生,它是一個輕裝上陣的學院,沒有任何發(fā)展阻力。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它究竟是培養(yǎng)設計師還是藝術家?主要的方向是什么?如何辦好具有特色的陶瓷學院?

  立足于佛山,服務于全國,這應該是石灣陶瓷學院的辦學理念。在發(fā)展迅猛的改革開放前沿城市佛山,它必須要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甚至忽略了陶瓷設計的教育,陶藝專業(yè)與陶瓷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出來后都想成為大師、成為藝術家,沒有人想到要進入企業(yè)、服務產業(yè)。

  佛山這里有非常豐富的企業(yè)資源,我們要走產學研道路。對于企業(yè)來說,今天誰能夠率先把科研轉化為生產力,誰就站在了必勝的位置。我們接觸過蒙娜麗莎、金意陶等佛山陶瓷企業(yè)。在佛山這塊土地上,基地辦學的優(yōu)勢很突出。

  學院應該把企業(yè)的課題帶到課程設計,帶到畢業(yè)設計中,與企業(yè)一起,以此來提升老師、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能力和駕馭市場的能力。我們以后要考慮如何建立橫向聯系。我希望我們兩個學院能夠聯手多做一些科研,能夠把一些想法付諸實踐。

  把佛山陶瓷文化產業(yè)大背景的優(yōu)勢激發(fā)出來

  中央美院教授夏德武:佛山的陶瓷產值一年達到1000個億,而只有禪城這樣強大的生產能力,才能這么快推進陶瓷學院的建設,而今后這樣的產業(yè)背景也將為學院提供后勁支撐,這個很了不起。事實上,佛山這個大的文化產業(yè)背景值得我們研究。

  佛山擁有13位技藝非常成熟的國家大師級教授,他們應當在扶持當地教育上出一把力――― 智慧上、物質上的力。同時,這種傳承與發(fā)揚不應該僅限于大師身上,而應該作為社會普及性的內容加以傳播,陶藝這種本地的旗幟性文化應該得到很好的傳承與發(fā)揚。

  當下陶瓷與空間發(fā)生關系的需求越來越多。無論是陳設瓷還是日用產品,佛山應該放棄所固有的材料,學生可以使用任何陶瓷材料,在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上,一定要沖破這個舊有的框框。

  石灣陶瓷學院在建筑陶瓷上要大做文章,在衛(wèi)生潔具陶瓷上要大做文章,這是走遍全國其他地方都不能與佛山相比的。這個不應該限于本科生,而且應該成立研究生院。

  同時,陶瓷學院的招生一定要面向全國招生,絕不可以僅限于佛山本地招收,甚至應該與國際建立常態(tài)交流。這樣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只有這樣的學術氛圍,才會在后續(xù)教育中產生好的效果。

  2問

  傳承傳統(tǒng)還是多元化教學?

  倡導多元化教學,但首先學習傳統(tǒng)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陶瓷藝術設計學院的成立是我們所有人的愿望。我希望學院以本土文化為特色,吸收景德鎮(zhèn)多元化教育的模式。但我認為藝術產業(yè)化的話,藝術就不是藝術了。我們提做大做強,應該是內涵式提升,而不是量大。我們除了培養(yǎng)工業(yè)設計師,還要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藝術界的“神”。

  在石灣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我們不是以陶瓷藝術作為經濟手段,我們有建筑陶瓷,我也當過建筑陶瓷企業(yè)的老板。但事實上石灣陶其實是比較多元化的,今后陶瓷學院多元化的教學理念我并不反對。但我認為首先要把石灣公仔的理論提上去,我們石灣公仔這些年走不出去,我覺得就是限于理論。我希望這個學院辦起來,能把石灣陶瓷藝術推出去。

  要有國際化視野,在學習中接軌實踐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鐘汝榮:陶瓷學院能夠成立,是經過了非常辛苦的“不止八年抗戰(zhàn)”的歷程。事實上,最早在1997年就有人提出來要建設一個石灣自己的陶瓷學院。還記得禪城區(qū)成立之初的第一屆人大我就提出了建議,以后接下來幾屆都有呼吁。

  直到后來我們一起去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取經,回來后,我們寫了五萬多字的報告,也開了論證會。今后的目標是要建成獨立的石灣陶瓷學院。我覺得一定要用“石灣”這個名稱,這是個歷史底蘊很深厚的名字。如果不用“石灣”這個品牌,干脆就不要搞。

  事實上,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的品牌已經很響亮,而三年前德化也辦了學校。我們要明確的是,在重要的陶瓷產區(qū)辦學校,不是為了解決就業(yè)問題,而是解決當地文化怎樣推廣的問題。

  我有幾點看法:要把陶瓷學院的國際化提上來,擴大地方文化的影響;學院要編自己地方特色的教材,針對教學內容,學院現在聘請了我們13位大師作為兼職教授,每位大師的技藝特點各不相同,根據教學內容,發(fā)揮大師不同的特點講學,對學生傳授豐富的經驗。每位學生可以學到不同的東西,這是綜合素質的提高。

  學院要實行“學生走出來、大師請進來”的教學模式。學生要走出去,與大師工作是要有密切聯系,大師、學生要舉辦不定期的沙龍。大師應該可以在其中挑選自己中意的徒弟,帶學生進入全國性的文化交流活動,學生畢業(yè)出來會具有很好的業(yè)績了;學生也可以選擇老師,相互選擇互動關系。廣州美院已經有這樣的模式,一邊讀書一邊幫助老師做項目,畢業(yè)出來以后,學生與社會接軌是沒有問題了。

  3問

  如何看待與其他陶瓷產區(qū)高校的關系?

  不要獨占碼頭,要強強聯合,做時代的集大成者

  中央美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徐仲偶:中華民族發(fā)展陶瓷歷史最早。這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與象征,千萬不要把這個概念專業(yè)化,如果把它作為文化的概念,就會越做越寬。這個時代要集大成,關于學術結構應該有一條主線,在各個產區(qū)各個時代大家都是“游擊隊的領袖”,但是到了今天要集大成就晚了。

  大師是拼打出來的大師,不是從學術根基中走出來的大師。“在學校要江湖,在江湖要學術”,知識分子做學問容易越做越死。在學校要有江湖態(tài)度。正本清源要解決一個根本的問題。中國陶瓷集大成的點在哪里?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觀點,所有的大師都要抱成一個觀點:每個大師都是對錯相加的。江湖中各占碼頭。但在學校里要建立學術態(tài)度,大師進學校,盡量要讓大師的長處發(fā)揮出來。教學結構的分化,所有的人都可以進來,但是一進來就要把它結構化。

  我建議陶瓷學院辦學要南北相結合,要從工業(yè)陶瓷到藝術陶瓷都能形成新的復蘇與未來,今天的陶瓷產業(yè)發(fā)展的速度已經很快,陶瓷教育就要求深入一點、細一點,這個時代不再是獨占碼頭,而是強強聯合。(記者 閻鋒 通訊員 劉兆平)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