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當《盛世華彩——宋瓷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即將結束其在自貢的展覽時,不少文物愛好者找到了主辦方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四川宋瓷博物館,請求能夠延長展期一飽眼福。
在為期半月的展出時間里,包括景德鎮(zhèn)青白釉梅瓶、荷紋瓷尊、八棱鼎式瓷爐等在內的80余件(套)宋瓷精品,吸引了自貢市民和前來觀看恐龍燈會的60余萬中外游客的驚艷目光。國寶宋瓷,在為“千年鹽都”營造新春祥瑞的同時,也為“觀音故里”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打開了一扇華美的外宣之窗!
歷時半年的精心準備
“去年6月,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派人過來洽談2017年春節(jié)期間的展出事宜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以前遂寧宋瓷從未到川南地區(qū)展出過,如果能夠通過這次展覽活動加強遂寧、自貢兩地文化交流,促進兩地經(jīng)貿往來和社會交融,應該是一件雙贏的事。”遂寧市文物局局長、四川宋瓷博物館館長何瀛中告訴記者。
自貢,扼居川南,為成渝經(jīng)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有“千年鹽都”“恐龍之鄉(xiāng)”諸多美譽。悠久的歷史為這座城市沉淀了豐厚的底蘊、廣博的人文,僅市城區(qū)就有3座大型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彩燈博物館、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恐龍博物館和彩燈博物館具有很高的國際知名度,而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則與遂寧大英卓筒井有著很深的淵源,所以能在自貢舉辦一次宋瓷精品展,也是擴大遂寧對外宣傳、提升遂寧城市形象的舉措。”
尤其是春節(jié)期間舉辦的“自貢國際恐龍燈會”,自1987年迄今已連續(xù)舉辦了23屆,早已成為四川、乃至全國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一大新春盛會,每年均會吸引數(shù)十萬中外游客紛至而來。如果能夠借這一平臺,通過國寶宋瓷的吸引力,來展現(xiàn)遂寧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那對擴大遂寧知名度、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種積極的動因和想法,讓宋瓷出展工作很快就列入了全市文化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
2016年7月,何瀛中等專程來到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對展覽場地進行了現(xiàn)場勘察。針對安防、人防、技防等各項工作提出了改進意見,要求增添各種必要措施,以確保宋瓷展出的萬無一失。“比如最初他們準備的展柜就很不標準,既不利于安全保衛(wèi),也不方便市民觀展,我們就把在日本、上海等地展出時的展柜樣式、數(shù)據(jù)等推薦給了他們。”何瀛中說。
由于此次展覽是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后首次引進的大型外展,也是30年來自貢與遂寧兩座城市首次開展的館際文化交流,所以自貢方面對展覽工作非常重視,根據(jù)遂寧提出的意見及時地更換了展柜,增添了措施,讓展覽條件在展出前3天全部實現(xiàn)了達標。
精心挑選送展瓷器的工作也在市博物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包括景德鎮(zhèn)青白釉梅瓶、荷紋瓷尊、八棱鼎式瓷爐、鬲鼎式瓷爐,龍泉窯青釉龍耳簋式瓷爐、琮式瓷瓶、盤口弦紋瓷瓶等在內的80余件(套)宋瓷精品相繼進入目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39件。
器類豐富,雍容華貴,造型圓潤,端莊秀麗……入選的瓷器,集中展示了遂寧館藏宋瓷“薄如紙、碧如玉、聲如罄、明如鏡”的絕世風韻。
同時,自貢、遂寧兩地向省文物局、市政府的報批、請示報告也得到回復、批準,各種出展手續(xù)陸續(xù)完善。
2017年1月21日,經(jīng)過半年時間精心準備的國寶宋瓷,在嚴格按照文物運輸包裝要求整束妥當后,由遂寧市公安部門組織的專門人員和車輛武裝押運,最終安全抵達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并在接下來的兩天里順利地安成了全部布展工作。
國寶宋瓷亮相“鹽都”
1月23日,臘月二十六。位于自貢市中心的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外車流如潮,人頭涌動。館內館外,張燈結彩,《盛世華彩——宋瓷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的巨大宣傳海報吸引了無數(shù)市民的熱切目光。
下午3點,由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四川宋瓷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盛世華彩——宋瓷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隆重開幕。自貢市政府副秘書長趙穎紅,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剛,鹽業(yè)歷史博物館館長宋青山,遂寧市政府副秘書長胡建,市文廣新局局長劉捷,市文物局局長、四川宋瓷博物館館長何瀛中,以及兩地相關人員、自貢社會各界人士出席了開幕儀式。
劉捷在開幕式上對遂寧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區(qū)位優(yōu)勢和遂寧宋瓷的珍貴價值,以及近年來遂寧取得的20張國家級“城市名片”進行了詳細介紹,引起了現(xiàn)場數(shù)千自貢市民和自貢日報社、自貢電視臺、遂寧日報社、遂寧電視臺兩地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活動,使川南自貢和川中遂寧兩座城市連接更為緊密,使兩地的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更為頻繁,進而促進經(jīng)濟、文化的全方位交流。”劉捷說。
開幕式剛一結束,博物館內的數(shù)十個展柜前迅速圍滿了等待已久的文物愛好者。晶瑩溫潤、華美如玉的一件件宋瓷瑰寶前,嘖嘖的稀奇聲和艷羨聲不絕于耳。不少市民用相機手機近距離拍攝下宋瓷的靚麗倩影,發(fā)至網(wǎng)絡和朋友圈中與親友分享。還有一些外省游客,在參觀宋瓷的同時也不斷地詢問、了解著遂寧,對那座位于川中的“觀音故里”錦繡之城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國寶宋瓷,在“千年鹽都”綻放出炫目的“盛世華彩”!
遂寧形象的展現(xiàn)平臺
高大通透的展柜里,橘黃明亮的聚光燈下,景德鎮(zhèn)青白釉梅瓶、荷紋瓷尊、八棱鼎式瓷爐、鬲鼎式瓷爐,龍泉窯青釉龍耳簋式瓷爐等一件件“國寶”尤顯晶瑩華美、翠碧若玉,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瓷器愛好者踴躍的腳步。
滿頭華發(fā)的陳良玉老人是榮縣一名退休教師,也是一位執(zhí)著專注的瓷器愛好者。“以前我在報紙和電視上知道遂寧有這么一批國寶級的瓷器,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無緣近距離地欣賞。這次聽說遂寧宋瓷在家門口辦展的消息后,我就從榮縣專程而來,一定要親眼領略一下這些國寶的風采。”老人用了近三個小時逐一看完了所有80件(套)展出瓷器,最后發(fā)出了陣陣由衷的贊嘆:“真是聞名不如見面!這批宋瓷之美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這次真是不虛此行啊!”當被告之被譽為中國瓷器三件“國寶”之一的南宋龍泉窯青釉荷葉形蓋瓷罐并未在此次展出中亮相時,老人表示:“有機會一定去遂寧看看這件寶貝!”
供職于自貢某機關的李淑萍女士,已是最近四天里第二次來到了宋瓷精品展現(xiàn)場。“上前天我是跟同事一起來看的宋瓷,當時我就被這些瓷器的雍容華貴、精美細膩震驚了。今天我又專門把兒子帶來,既讓他看看家鄉(xiāng)自貢的鹽業(yè)發(fā)展史,也讓他見識一下國寶宋瓷的驚世之美。能讓孩子們在假期里體驗一下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在思想和審美上受到熏陶和感染,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來自浙江龍泉的市民龍湛,則是偶然間于他鄉(xiāng)遇見了“故知”。“我們本來是過來看恐龍燈會的,沒想到這里看到了產(chǎn)自于家鄉(xiāng)的青白釉瓷器,而且還是八百年前制造的。它們的精細華美以及蘊含的歷史文化韻味,遠非今天高科技條件下生產(chǎn)的瓷器可比,真是更令人神往、嘆服!”
據(jù)悉,在1月23日-2月6日的新春展期內,與“國際恐龍燈會”展場僅數(shù)街之隔的《盛世華彩——宋瓷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也成為了觀看燈會的中外游客的又一旅游目的的。“每天都有5000-6000人次前來觀展,國寶宋瓷既為鹽業(yè)歷史博物館聚集了人氣,也為自貢市民的新春佳節(jié)增添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韻味。”自貢鹽業(yè)歷史博物館館長宋青山開心地說。
雍容璀璨的國寶宋瓷,在為“千年鹽都”營造著新春祥瑞的同時,也為“觀音故里”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打開了一扇華美的外宣之窗!市文廣新局局長劉捷說,如何發(fā)揮好國寶宋瓷這張城市“文化名片”的影響力,通過辦展加強對遂寧歷史文化,今日成就,未來方向等的對外宣傳,從而全面提升遂寧的知名度、美譽度,依然是遂寧文化人正在思考、積極推進的一件大事……